
伴随国庆与中秋双节的临近,一架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特殊航班——东航“国博号”彩绘主题飞机,即将于9月29日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飞往上海,完成它的历史性首航。
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东方航空跨界联袂,共同献给世界的“时间礼物”——一座打破物理边界、飞向万米高空的“空中博物馆”。
昨天在国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,双方代表共同揭开了“国博号”的神秘面纱。

天空中的诗意:五千年文明的童真活化
“国博号”主题飞机的外观设计,突破了传统文物的庄重与肃穆,以一种童真稚趣的儿童画风格,将国博的六大“镇馆之宝”绘制于B777-300ER宽体机的双面机身上,赋予文物以鲜活的生命力。
这六件横跨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宝分别是——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鹰形陶鼎、红山文化的玉龙、肖家屋脊文化的玉凤、商代的后母戊鼎、明代的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、清代的海晏河清尊,以灵动的卡通形象呈现,与东航的“小燕子”标识相映成趣。


国博的设计团队希望以这种“反差萌”拉近历史与大众的距离。其中,商代重器后母戊鼎坐镇机身正中,寄托着国博人对所有乘客和机组成员“每一次起飞都安全着陆,每一次出发都快乐抵达”的深情祝福。而玉龙与玉凤的相伴,则传递着“龙凤呈祥”的美好寓意。这架飞机,无疑将成为蓝天上独特的中国文化名片。
云端上的乾坤:“第49个展厅”的沉浸之旅
如果说彩绘是外在的诗情,“空中博物馆”便是内在的画意。“国博号”被国博人视为继48个标准展厅之后的第49个展厅。70多米长的机舱内,推出了原创的云特展“雲匯@历史的天空”,近50件贯穿中华文明历史脉络的国博馆藏精品,通过巧妙的创意设计融入客舱的每一个角落。
团队将机舱内的行李架视为展线,按历史顺序展示文物,并配以一句生动的现代对话文案,使旅客在取放行李的间隙,能与文物进行跨越时空的邂逅。分舱隔板则被打造成单元墙,划分出“思接千载,视通万里”等主题区域。



最具趣味性的,莫过于客舱内的头枕巾。它设计了凤冠、东坡巾和祝福语三款,让旅客可以“戴上”凤冠或东坡巾,与文化合影,完成一次有温度的文化互动。
此外,独家定制的“国博号”专刊,则收录了国博“古代中国”展厅百件瑰宝精美大片,让乘客在旅途中能够深度品读中华文明的精髓。
AI识文物,虚拟机长为你云端导览
“国博号”不仅是文博与航空的结合,更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,它解决了在高空环境中进行专业文化传播的难题。项目团队携手字节跳动旗下软件豆包,借助人工智能,实现了AI识文物。乘客只需打开豆包拍照功能,对着机舱内的文物一扫,国博数智人、本航班的虚拟机长艾雯雯便能实时进行语音讲解,让每一件文物的故事“活”起来。

同时,通过机舱内的空中Wi-Fi,旅客可以扫描小桌板和行李牌上的二维码,访问“云端国博”聚合页。这里不仅提供所有空中展出文物的详细信息、精美壁纸下载,更链接了国博“古代中国”基本陈列的数字孪生空间,真正实现了无预约、免排队,在万米高空上进行一场丝滑的沉浸式博物馆之旅。
首航的使命:中华文化的“空中使者”
此次“国博号”的首航选址与航线规划,均承载着深远的文化使命。
首航定于9月29日,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,飞往上海浦东。这个日期不仅紧邻国庆,其数字“929”更被赋予了对未来国产大飞机C929的美好期盼。

国博党委副书记陈莉分享道,此次合作实现了国博的三个首次:首次与大型航空公司合作、首次创建“空中博物馆”主题航班,以及“国博号”即将首次执飞国际航线。这标志着国博在文化传播渠道和多元化运营上的重大突破。
东航华北营销中心总经理蔡颖竹则进一步介绍了航线规划:以国内核心城市航线为起点,“国博号”将逐步投入欧美澳等重点长途航线,并积极覆盖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际航线。首航落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后,“国博号”将随即飞往德国法兰克福机场,后续执飞伦敦、巴黎、旧金山、多伦多、洛杉矶等欧美主要城市。此后,它将常态化执行国际远程航班,利用东航全球航线网络,将中华文明的魅力和文化自信带到世界的更多角落,真正成为中华文化的“空中使者”。

从五次精量168块行李架、设计出七款小桌板尺寸贴纸的匠心,到打破刻板印象启用童真风格的童心,这架满载着五千年历史的彩绘飞机,不仅缩短了物理的距离,更让入境中国的“洋面孔”第一时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配资交易,向世界讲述着一个自信、开放、充满诗意的中国故事。
九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